第11版:嘉兴新闻

230年前,《红楼梦》从这里首次走出国门

平湖专门举办了研讨会纪念这事

  

  N晚报记者 孔嘉敏

  通 讯 员 刘维佳

  

  本报讯 230年前,南京商船“寅贰号”载着《红楼梦》九部十八套,从平湖乍浦港启航,历经半个多月的风浪颠簸,停在了日本长崎码头,这是这部旷世经典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最早确切记录。

  日前,纪念“红楼出海”230周年暨红楼文化海外传播研讨会在平湖举办,全国红学研究者相聚金平湖,共同回顾“红楼出海”的历史史实,探讨红楼文化海外传播的新方向、新路径,共商红楼文化传播发展大计。

  研讨会上,一则《“红楼梦”出海记》动画短片将现场嘉宾带回到1793年,大家仿佛一同登上了王开泰的“寅贰号”,回眸那段红楼文化扬帆四海的高光时刻。

  其实,平湖与《红楼梦》的联系不仅限于这次出海事件。230年来,平湖涌现了黄金台、徐恭时等红学大家,产生了《读<红楼梦>图记》《<红楼梦>杂咏》以及“《红楼梦》研究资料索引”等研究成果。1988年4月,全国第一家县级红学会——平湖市红楼梦学会正式成立,并陆续兴建了“海红亭”,兴办了“红学馆”,举办“浙西红学与红楼出海”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并通过编印《平湖红学》期刊,出刊《平湖红学报》,编著《红楼梦细节赏析》《平湖红学二十年文集》《平湖红学十五年文选》等专著,不仅让“红楼出海”固化在红学史上,成为一个学术概念,还深化在民众的心中,成为地方文化传承发展的助推剂。

  前不久,中国红学会为平湖命名了一批红楼文化海外传播研究基地和《红楼梦》阅读与普及基地,旨在进一步梳理红楼文化海外传播的新方向、新路径,探讨红楼文化传播的发展大计。同时,不断加强《红楼梦》的阅读与普及,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研讨会上,举行了红楼文化海外传播研究基地和《红楼梦》阅读与普及基地授牌仪式。

  值得一提的是,为推进高中各校《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进程,近年来,平湖市教育局与平湖市红学会多次开展高中生《红楼梦》阅读征文活动,今年的征文活动共收到6所学校的征文98篇,经过平湖市红学会专家评审,评出一等奖13篇、二等奖33篇、三等奖52篇。研讨会上,获奖学生站上了领奖台。

  本次研讨会内容丰富,还设有“《红楼梦》的经典魅力”主题讲座、“乍见红日”红色教育路线实地考察以及“红楼文化海外传播”研讨活动。

  “平湖的许多‘红’迷是我未曾见面的朋友,他们的研‘红’论文,成为我们心灵沟通的登岸之筏。今天能够相聚,犹如《红楼梦》所说的故友重逢,我们缘聚红楼,切磋红楼,共研红楼,《红楼梦》让我们成为一个分享精神家园创造的大家庭。”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所长、中国红学会会长孙伟科感叹,平湖以乍浦作为“红楼出海”地所形成的资源和优势,提高了当地的文学创作水平,形成有吸引力的文化地标,为新时代的改革开放事业和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2023-11-20 平湖专门举办了研讨会纪念这事 5 5 南湖晚报 content_182897.html 1 3 230年前,《红楼梦》从这里首次走出国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