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晚报记者 唐潇伦
通 讯 员 汪燕鸣 王佳萱
提到嘉兴酱鸭,不得不提文虎酱鸭。作为嘉兴的知名老字号,文虎酱鸭以色泽红亮、口感鲜嫩多汁而受到食客们的喜爱。
缪国斌是土生土长的嘉兴人。对嘉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方特产文虎酱鸭,他从小就有着深厚的感情。这份家乡的味道,在缪国斌成为嘉兴文虎酱鸭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以后,更为记挂。
“守正与创新,永远是历史经典产业发展需要面对的A面和B面,在守正与创新中找到平衡点,才能实现历史经典产业的薪火相传。”这位民营企业家认为,“老字号”背后的优势在于“老”,即老品牌、老技艺;出路却在于“新”,即新思路、新内涵。只有坚持守正创新,“老字号”才能历经沧桑而生生不息。
激发“老味道”的新活力
来到位于湘家荡区域星耘路上的嘉兴文虎酱鸭股份有限公司,还未进门已是香味扑鼻。公司左侧则是文虎酱鸭博物馆,门口高悬“浙江第一鸭”的匾额,进入室内便能看到不同形态鸭子的投影以及文虎酱鸭的企业故事、发展历程、制作过程等。
“从养鸭到烹煮,每一步我们都严格把控,保证送到顾客手上的每一只鸭子都一样好吃!”缪国斌边带记者参观边介绍,研究文虎酱鸭的口味时,创始人朱文虎遍参诸家烧制技术,才有了这色泽褐红、味道鲜美、油而不腻、酥而不烂的“文虎味”。
作为企业“领头羊”,缪国斌是个有心人。他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工作,全力拓展文虎酱鸭发展空间。2020年10月,文虎酱鸭投资1亿余元,建设年产2900吨各类酱卤肉制品的新厂房,深入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老味道”焕发新活力。如今的文虎酱鸭,在传承传统口味的基础上,开发出100余种卤味新品,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门店销售,而是将目光投向新的方向。
“不吃不知道,吃了忘不掉!家人们,我们的文虎酱鸭全部选用散养鸭,肉质鲜美,味道咸香……”调试完灯光,打开摄像头,工作人员迅速切换到精神饱满的工作状态,在抖音直播间卖力吆喝着。
“去年,我们开始在抖音直播间销售,没想到反响特别好,当天准备的产品短短几小时就被抢购一空,其中不乏外省的订单。”缪国斌算了一下,现在,文虎酱鸭有一支专门的团队负责直播,销量一直不错。
传承传统文化的“魂”,借好先进技术的“力”,秉持着守正创新这股劲,缪国斌让消费者既能从“老味道”中重拾“老情怀”,也能从“新动作”中感觉到“新意思”。近年来,文虎酱鸭获评浙江省地方工业名牌产品、嘉兴老字号、浙江省知名商号等荣誉,嘉兴文虎酱鸭制作技艺列入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为推动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前期调研中,我了解到乡村优秀非遗亟须传承保护,这几天正准备撰写相关意见建议。”作为一名民主党派成员,缪国斌一边为企业发展忙碌奔波,一边把日常工作、生活作为建言献策的大舞台。
缪国斌告诉记者,南湖区自2008年以来累计排摸农村区域(四镇和七星街道)非物质文化普查线索5506条、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26个,其中重点项目121个,包括凤桥竹刻、余新泥猫、南湖船拳等极具文化内涵与江南特色的非遗项目。
“然而,非遗保护仍存在专业人才队伍青黄不接、非遗工作室运营困难、非遗传承发展社会认识缺乏等现象。”缪国斌说,想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壮大乡村非遗保护队伍,推进乡村非遗场馆迭代升级和乡村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还要做好乡村非遗宣传展示,提高公众非遗保护意识,这样才能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一直以来,缪国斌在推动企业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成员的优势,为推动社会发展积极提出建议。其中,《关于实验小学科技城校区上下学高峰及安全出行加大通行能力的建议》得到了南湖区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相关建议已被纳入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