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
“一七”来啦
N第二实验小学(东校区)
304班 严翊络 指导老师 唐雪娟
我的小名叫“一六”,为什么叫这个名儿呢?是因为我们家跟“16”这个数字特别有缘。爸爸妈妈结婚是在16日,我出生在2016年,我们家住在16楼,汽车车牌号中有16,甚至连我爸爸大学的学号都是16号……说到这里,你大概猜到“一七”是谁了吧?对,他就是我亲弟弟!
“一七”比我小六岁,现在还不到两周岁。因为他的到来,我们家热闹了许多。“一七”长得胖嘟嘟的,他的头圆圆的,眼睛弯弯的,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要喝奶”。
现在,我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哥”。当大哥的感觉真好啊!自从弟弟能跟我们简单交流后,我常常指使他帮我拿东西,每次看着他屁颠屁颠地朝我走来,我都忍不住要去捏一下他的小脸蛋。
然而,我也有过“吃醋”的时候。妈妈的陪伴时间被弟弟分走了一部分,他偶尔会偷吃我的零食,甚至在我的画画本上留下他独特的“艺术”痕迹。趁妈妈不在的时候,我也曾恶作剧地弹他的小胳膊,或者模仿爸爸训我的样子吓唬他。但每次看到他那无辜的眼神,我就知道自己做得过分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七”也逐渐懂得分享和关心。每当我从学校回家,他总是会跑过来抱住我,用他那稚嫩的声音说:“哥哥回来啦!”然后拿出他最喜欢的零食或者玩具,要和我一起分享。我也开始学会如何当一个好哥哥,我会教他认图、识物、画画,还会带他出去玩。每当他学会一项新技能时,我都会在心里默默为他点赞。
我和“一七”都是这个家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要一起成长,一起面对生活的挑战。
厨房“争霸赛”
N实验小学(南校区)603班 陈诺
指导老师 戴玲丽
春节的厨房,是个充满烟火气和欢声笑语的“战场”,今年过年,我和奶奶在这儿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厨艺比赛,而我选择的“参赛作品”是看似简单的番茄炒蛋。
比赛那天,厨房被阳光照得亮堂堂的,奶奶系着那条满是油渍却无比亲切的围裙,嘴角挂着自信的笑,仿佛在说“小丫头,这次让你见识见识奶奶的厉害”。我呢,虽说心里有点紧张,但一想到自己平时偷学的厨艺,还是给自己暗暗打气:“今天一定要和奶奶一决高下!”
我先把番茄洗净,学着大厨的样子在番茄顶部画十字,再放入热水中烫一会儿,轻松去皮,切成小块备用。打鸡蛋时,我刻意把鸡蛋液搅得“哗哗”响,似乎这样就能给自己增添几分气势。奶奶在一旁有条不紊地处理着她的食材,时不时抬眼看看我,眼神里满是鼓励。
起锅烧油,我把蛋液倒入锅中,瞬间,鸡蛋液像被施了魔法,迅速膨胀,变成了金黄蓬松的“云朵”。我手忙脚乱地翻炒着,又赶紧把番茄倒进去,锅里顿时“噼里啪啦”热闹起来,油花四溅,吓得我往后退了几步。奶奶在一旁笑着提醒:“别怕,把火调小点儿,慢慢炒。”在奶奶的指导下,我逐渐镇定下来,加入盐和糖调味,翻炒均匀,不一会儿,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番茄炒蛋就出锅了。
再看奶奶,她的菜也刚好完成,摆盘精致,香味扑鼻,一看就是“高手之作”。我们把各自的菜端上桌,爷爷和爸爸妈妈围过来,好奇地打量着。
品尝环节开始,爷爷先尝了一口我的番茄炒蛋,竖起大拇指说:“哟,这味道真不错,番茄酸甜,鸡蛋嫩滑,好吃!”爸爸妈妈也纷纷点头称赞。我心里乐开了花,但还是紧张地看向奶奶的菜,大家尝过后,也赞不绝口。
这场厨艺比赛,虽然没有分出胜负,但厨房满是温暖和欢乐。在这烟火弥漫的春节,和奶奶一起做菜的时光,成了我记忆中最珍贵的宝藏,让我明白,亲情远比输赢更重要。
我的家人
N第二实验小学(西校区)
401班 李昕辰 指导老师 徐圣婕
我们一家一共有四口人,分别是爸爸、妈妈、哥哥和我。他们的性格和特点各不相同,接下来就听我来一一介绍吧!
爸爸是家里的顶梁柱,没有他好像整个家都会倒下来。家里的体力活都是他干:买菜烧饭、搬东西、取快递……他承担了家里所有的体力活。
妈妈就像一个温柔的天使,呵护着我和哥哥。她不是很严厉,又每次都能让我意识到错误。记得有一次,我数学考了88分,也许这个分数对某些人来说并不算低,但是那时候我都是考95分以上的(这并不是炫耀)!回到家,我低着头,等着妈妈回家。妈妈刚到家,我急忙扯开话题,脸越来越红,说话也吞吞吐吐的。妈妈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温柔地说:“你怎么看起来不开心?”我急忙说:“今……今天发了一张试……不,发了一张练习纸。”“但我好像记得你们今天考试了,你考了多少分?”她的口气还是那样温柔。“8……88分。”我的心跳好像在那一刻停止了,时间过得那么缓慢。但妈妈并没有责怪我,而是把我拉到书房,好好地讨论错题,并且让我把错题抄在错题本上。她全程没有对我凶过,而是一直在用温柔的口气说话。
哥哥是家里最“聪明”的。他并不是成绩好,而是他的鬼点子很多。他知道的比爸爸还多:手机拆解、数码产品、汽车、科学知识……甚至他连汽车维修都会。这就是我的家人,你想来我家做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