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晚报记者 徐杨蕾
通 讯 员 陈 黎 李 佳
本报讯 “天呐,这些黑陶罐里的稻谷已经4800多岁了!”近日,一场主题为“祖孙话崇德 探寻千年农耕文明”的跨代际研学活动在桐乡崇福举行。来自崇福社区学校的近200名小学生,在老师和崇福镇老年学校银龄学员的带领下,体验了这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当天上午,学生们走进良渚博物院展厅,正式开启这一场农耕溯源之旅。驻足在“五千年前的稻香”立体场景前,孩子们看到了由AR技术复原的良渚先民耕作场景,石犁、骨耜等农具一一动态演示,让大家忍不住感叹来自远古的智慧。
“孩子们,这是良渚时期我们的祖先日常劳作的情景再现。”随着讲解员的介绍,同学们逐渐了解了良渚时期发达的稻作系统,“原来我们的祖先这么早就开始精耕细作了。”
下午,老少学员们一同来到崇福镇现代农业创业园,感受家乡农业科技的力量。在实践环节,大家聆听了“祖孙话崇德”系列主讲人徐建人带来的崇福镇农业发展历史及现代农业发展历程的专题讲座,随后参观了现代农创园的未来规划展区。从远古农耕文明到现代农业成就,这种情境化、沉浸式的教学方式,带领大家穿越时空,在场师生无不惊叹于家乡农业发展的历程。
值得一提的是,学生们还在小虫草堂听了一堂科普微课,银龄学员与学生们共同体验食虫植物的盆栽和养护过程。
这一场穿越五千年的农业对话,既让孩子们触摸到文明根脉,又见识了科技赋能农业的无限可能。
据了解,此次研学活动是崇福镇“‘祖孙话崇德’解码古城史”系列活动的一个篇章,接下来,崇福镇社区学校、崇福镇文体中心及相关学校将携手关注一老一小,以开展古城记忆沙龙、探秘文物之旅、体验非遗手作、对话崇德故事等方式,带领崇福学生感受最生动的文化传承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