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热线新闻

十年坚持练习和钻研抖空竹,习得精湛技艺

商连昌:“抖”出精气神,培养“小小传承人”

  身边的好人

  N晚报记者 王卫国

  通 讯 员 周 洁

  “只要天气好,我都会带上心爱的‘宝贝’,准时到穆湖公园耍耍手艺。”家住南湖区新嘉街道清华社区的商连昌是一名退役军人,今年已是87岁高龄,擅长抖空竹,每天清晨,他通常会“抖”上一两个小时,提、拉、抛、接、抖、转、盘……空竹如同精灵般上下飞舞,发出悦耳声响;手上动作让人眼花缭乱,脚下功夫同样讲究,走、跳、绕、落、蹬,一整套动作如行云流水,伴随着优美的音乐,空竹抛起回落,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

  结缘空竹享受美好生活

  每一种中华传统文化都是一项“活”的记忆。金鸡独立、玉带缠身、翻江倒海……当空竹通过一根细长的绳子相连,随着抖动在空中旋转,发出悦耳动听的嗡嗡声时,无论是竹制的、塑料的,还是单轮的、双轮的,它们都在诉说着各自的故事。在商连昌的手中,空竹不仅仅是健身的器具,更是他精神的寄托和情感的流露,抖空竹是一种艺术生活的极致享受。

  谈及与空竹的结缘,商连昌的记忆回溯至2014年,这年他成为嘉兴体协的一员。“既能强健体魄,又满载乐趣,这一投入,便是整整十年的光阴。”商连昌深情地说道。“抖空竹要求双手精准协调,起初,我很难找到合适的力度与节奏,空竹在空中总是摇摇欲坠,甚至频繁落地,完全无法展现出它应有的流畅与美感。”回想起初学抖空竹时的种种挑战,他面带微笑,“而且,作为初学者,我时常会过度留意空竹的旋转状态、外界的声响,甚至是光线的照射,反而忽略最关键的手部动作,导致注意力分散,这无疑阻碍了学习的进程。”

  随着空竹的旋转,商连昌的身体也随之轻轻摆动,他的脚步轻盈而稳健,笑容中洋溢着对这项技艺的热爱与自豪。这种热爱和自豪也感染了周围的人,整个场景都充满了和谐与美好。尽管已是耄耋之年,商连昌的步伐依旧稳健,精神矍铄,散发着生命的活力。

  十年来,商连昌每日坚持不懈地练习和钻研,抖空竹技艺炉火纯青。在他的影响和宣传下,他牵头成立的抖空竹团队,从最初的两三个人逐渐发展壮大,现在已稳定在30多人。他们共同传承着这一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抖空竹。

  热心带徒传承非遗文化

  “抖空竹的学习之路,因个人差异而不同,但大抵而言,从零起步到熟练掌握基本的技巧,需经数周乃至数月的磨砺。”商连昌娓娓道来。为了拓宽空竹文化的认知边界,他率领团队,年复一年地参与“365大舞台”等文艺汇演,每场演出落幕时,商连昌总不忘预留一些时间,为周围那些充满好奇与热情的居民认真指导。

  抖空竹,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魅力跨越年龄界限,虽然是一项老少皆宜的活动,但易学难精。商连昌深知,非遗文化的传承不应仅限于成人世界,那些“祖国的花朵”同样需要被细心浇灌。

  作为一位省级老年体育个人先进、南湖区新嘉街道优秀文化志愿者,他坚持不懈地将空竹文化带入校园与社区的暑假课堂,拓宽宣传的广度与深度,同时寻找并培养未来的“小小传承人”。“抖空竹技艺的发扬光大,离不开年轻一代的接力,他们有着旺盛的学习力与创造力。”商连昌满怀期待地说。

  至今,商连昌传授过技艺的学生已有百余人次,年龄最小的8周岁。每当有人对抖空竹投以好奇的目光,商连昌总是乐此不疲地给他们讲述空竹的起源、材质、种类以及精湛的技艺手法,成为空竹文化的传播者。

2024-10-30 十年坚持练习和钻研抖空竹,习得精湛技艺 5 5 南湖晚报 content_225032.html 1 3 商连昌:“抖”出精气神,培养“小小传承人” /enpproperty-->